• 主页 > 体育问答
  • “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海外首站计划发布

    宇唐体育注:

    马拉松热在中国已不再是新闻。 2017年,当人们已经习惯跑步人数和赛事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候,跑步圈子里依然有不断的“动作”。

    从“我要跑奥运”项目的启动,到“跑中国”马拉松系列国家IP的诞生,一系列新举措显示了中国田径协会持续推动马拉松运动发展的决心。马拉松项目。 这些新举措中,“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首个海外站计划的发布,在体育产业领域具有特殊意义,标志着“中国制造”马拉松赛事IP开始敲响世界之门。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个月前,中国田径协会宣布,与智慧体育集团联合打造的“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海外首站2017马来西亚马拉松将于10月1日在吉隆坡举行。2016年底“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国内首站深圳宝安国际马拉松赛成功举办。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杜兆才表示,“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计划设置不少于8个分站比赛,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宗旨,本着“易为先”的精神,按照“由内而外”的原则,逐步推动系列活动从国内、经亚洲、到全球各地的开展。世界。 为了凸显系列赛的国际性,中国大陆赛事不超过3场,海外赛事不少于5场。 短期目标是亚洲两站、大洋洲一站、欧洲两站。

    马来西亚马拉松2023赛事_马来西亚马拉松比赛_马来西亚马拉松

    “竞技体育的发展有一个特点,想要在世界舞台上取得成绩、取得优势,这个项目就必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不断融入世界最高水平的舞台。对于竞技体育来说也是如此。马拉松运动的发展,必须与国际赛事接轨、发展,相互交流、沟通,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拉松文化,这也是中国马拉松发展的必由之路。”赵才说道。

    杜兆才表示,马拉松运动不仅在中国蓬勃发展,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可以说,马拉松是一种国际语言,是连接不同文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桥梁。

    “在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民心相通’是重要内容。从这一点来看,马拉松项目有能力、有义务为各国人民提供体育层面的支持和服务。” “‘一带一路’倡议。这也是我们经过长期酝酿,决定打造‘一带一路’系列活动的初衷。”杜兆才说。

    体育搭戏经贸大戏

    马拉松赛事出国并不是简单地将比赛场地移到国外。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这一活动名称的意义所在。 对于这一系列赛事的定位,智慧体育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文有着明确的规划。

    马来西亚马拉松_马来西亚马拉松2023赛事_马来西亚马拉松比赛

    “‘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准确定位为不仅仅是一场马拉松,而是一个舞台,配备马拉松+旅游+多边经贸的运营模式。这也是各主办城市对赛事的期待。 ” 任文说道。

    “出国参赛的跑者大多不是一个人跑,而是带着家人或者一群亲朋好友一起去。即使参加比赛和旅行,行程最少也要三天。这些国外的跑者跑者消费能力强、消费时间长,对于赛事举办地的消费拉动作用明显。”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的计划,“一带一路”系列合作框架下的每届比赛都必须按照要求为其他参赛国家和地区的跑者预留一定比例的参赛名额,确保外地跑者也可以参加比赛。 可以促进多边旅游的发展。 除了交换参赛名额外,参赛城市还可以通过建立积分制度、开设经贸论坛、开展文化演出交流等多方面对接赛事。

    马来西亚马拉松为例,马来西亚旅游文化部作为协办单位,计划为中国跑者推出优惠旅游服务和赛事大礼包。 同时,深圳宝安经贸代表团还将在比赛期间前往吉隆坡与当地政府企业进行交流。 进行接触和交流。

    志存高远,取得长期成功

    马来西亚马拉松_马来西亚马拉松2023赛事_马来西亚马拉松比赛

    虽然目前“一带一路”系列赛只确定了一场国内赛和一场国外赛,但中国田径协会和智慧体育集团已经为这一国际IP的未来发展勾勒出长远规划。

    “我们的愿景是搭建新的赛事平台,创造新的赛事组织和运营模式,突出主办城市的区域文化融合和文化交流,最终形成‘一带一路’马拉松赛事的独特特色。” 杜兆才表示,“我们知道现在国际上已经有了‘六大马拉松’的IP。‘六大’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未来我们的‘一带一路’系列赛事也会有我们的特色。”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识别。” 花费。”

    任文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未来“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将与“六马”超级IP进行全方位横向比较。

    “‘六大马拉松’中有3个在美国,2个在欧洲,1个在日本,都是历史悠久的赛事。而‘一带一路’系列赛则多汇聚了新兴赛事。这个IP变成中国IP了?” 我们得等等看看我们有什么超级IP,不能着急。 在体育产业中,赛事就是产品。 提高赛事产品的商业价值,不仅要把赛事办好,还需要得到足够的认可,这需要一个过程。”任文说。 。

    品牌创立之初,最重要解决的就是保证赛事运营水平。 任文坦言,在国外举办马拉松很难,很多地方需要调整。 文化的多样性、语言的障碍、不同的行政管理模式都会让赛事的举办变得更加困难。

    “虽然这个挑战巨大,但我们愿意接受。” 任文表示,“现在中国的铁路可以遍布世界各地,中国的赛事也同样有信心能够在世界各地成功举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itongjinshu.com/html/tiyuwenda/711.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